服务热线:
18150379315

锂电池行业-锂电池行业

当前位置:产品应用

锂电池行业

    详细说明


    锂离子电池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图:



    真空配料混合

        在真空状态下混合制造电极用浆料或膏,由于真空环境中气体各组分少,几乎是惰性的,浆料或膏表面化学成分和性质不易发生改变,产品无污染;同时,有利于脱除浆料或膏携带的有害气体,促进固-液吸附,效果更佳,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保持真空度为-0.09Mpa,搅拌30±2分钟;在真空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浆料溶济的影响。




    真空烘烤

    1、电极制造的真空烘干:

    备注:真空系统的真空度为-0.095pa以上

              保护气为高纯氮气,气体气压大于0.5Mpa  

     

    2、电池烘烤:

    备注:

    a) 真空系统的真空度为-0.095Mpa以上

    b) 保护气为高纯氮气,气体气压大于0.5Mpa

    c) 每小时抽一次真空注一次氮气;


           与常压干燥相比,真空干燥有干燥温度低,干燥物料中水分内部扩散、内部蒸发、表面蒸发,利于水分或溶剂在低温下蒸发;干燥后物料均匀性好等优点。一般的真空干燥是在低真空下进行,即105Pa--102 Pa范围内。

     在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真空干燥主要用于电极制造的真空干燥和装配后注液前电池的真空干燥等。

            在不同类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水分控制都极为严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装配后电池水分含量多少是判定锂离子动力电池综合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真空干燥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真空注液

       动力电池装配后,经干燥、检漏等工序,进行注液工序。注液过程实际上是电池壳内空气的排出和电解液在极组内的渗透过程。电解液的极组内渗透是电解液沿着极组中毛细管、狭缝等浸润到整个极组的过程。动力电池有不同的注液方法和工艺,但真空注液是大多动力电池电解质注入所采用的方法。真空注液有利于清除存在于极板、隔膜内微孔、微管道内和极板、隔膜、壳内壁狭缝之间的气泡,提高注液速度。



    真空化成封口

    目前,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对真空化成与真空封口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实际生产中逐步得到应用。

      众所周知,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钢壳、软包装及聚合物等类型,无论是采用开口化成还是封口化成等技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气胀问题,气胀会严重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和正常使用。